英语文学文化研究所
一、简介(含研究方向)
英语文学文化研究所致力于英、美、澳、加、非洲等主要英语国家的英语文学文化研究和比较文学研究。注重经典和前沿议题研究,其中苏珊·桑塔格研究、索尔·贝娄研究、加拿大黑人小说研究国内领先;重视跨学科研究,在视觉艺术文论、后人类文学、非自然叙事以及文学伦理学研究方面有系列原创性成果;从文化和诗学的角度考察中英浪漫主义文学传统。
本所共有13位具有博士学位的骨干研究人员,其中教授5人,副教授6人,讲师2人。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,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3项,省级项目10余项。出版学术专著、编著、译著20部,在《外国文学评论》《外国文学研究》《外国文学》《当代外国文学》《国外文学》等CSSCI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。
本所所长为祝平教授,副所长为柯英教授、罗媛教授、赵诚副教授
二、挂靠单位(共建单位)
苏州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
三、代表性成果
(一)科研项目(国家社科基金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、省社科基金,按等级排列)
姓名 |
项目名称及编号 |
项目类别 |
立项时间 |
慈丽妍 |
拉斐尔前派诗歌的文本图像研究(19WW083) |
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|
2019 |
郭雯 |
美国后人类科幻小说人文思想研究(17CWW017) |
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|
2017 |
綦亮 |
加拿大黑人英语小说研究(16BWW081) |
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|
2016 |
柯英 |
景观社会的思想者:苏珊·桑塔格视觉艺术文论研究(12CWW002) |
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|
2012 |
祝平 |
索尔·贝娄小说的伦理指向(07BWW016) |
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|
2007 |
柯英 |
苏珊·桑塔格小说中的坎普美学研究(20YJA752006) |
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 |
2020 |
罗媛 |
移情视阈的伊恩·麦克尤恩小说研究(12YJC752023) |
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 |
2012 |
杨建玫 |
欧茨小说中的生态 伦理思想研究(10YJC752045) |
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 |
2010 |
杨建玫 |
20世纪肯尼亚现实主义英语小说研究(19WWD002) |
省社科基金项目 |
2019 |
罗媛 |
伊恩·麦克尤恩小说之移情关怀伦理研究(16WWD004) |
省社科基金项目 |
2016 |
郭雯 |
英美克隆人科幻小说的伦理批评研究(15WWC001) |
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|
2015 |
赵诚 |
“兔子四部曲”异质空间研究 |
省社科基金项目 |
2014 |
慈丽妍 |
拉斐尔前派诗歌研究(14NDJC125YB) |
省社科基金项目 |
2014 |
綦亮 |
伍尔夫小说民族叙事研究 (14WWC002) |
省社科基金项目 |
2014 |
范丽娟 |
中英浪漫主义诗学比较研究(11D056) |
省社科专项基金项目 |
2011 |
范丽娟 |
英国浪漫主义时期女性写作研究(10D057) |
省社科基金项目 |
2010 |
柯英 |
苏珊·桑塔格叙事艺术研究(09WWD014) |
省社科基金项目 |
2009 |
(二)学术专著/编著/译著、文学译著(按时间先后顺序)
姓名 |
著作名称(类别) |
出版社 |
出版年月 |
祝平 |
解析蕾切尔·卡森《寂静的春天》(学术译著) |
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|
2020.10 |
柯英 |
苏珊·桑塔格:大西洋两侧最智慧的人(学术专著) |
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|
2020.09 |
杨建玫 |
大文豪小故事(学术编著) |
复旦大学出版社 |
2020.05 |
祝平 |
索尔·贝娄小说的伦理指向(学术专著) |
南京大学出版社 |
2019.12 |
柯英 |
景观社会的思想者:苏珊·桑塔格视觉艺术文论研究(学术专著) |
南京大学出版社 |
2019.12 |
范丽娟 |
她们的诗意生活:当代英联邦女性诗歌研究 (编译) |
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|
2019.12 |
郭雯 |
克隆人科幻小说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(学术专著) |
南京大学出版社 |
2019.11 |
綦亮 |
伍尔夫小说民族叙事研究(学术专著) |
南京大学出版社 |
2019.10 |
柯英 |
解析苏珊·桑塔格《论摄影》(学术译著) |
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|
2019.08 |
柯英 |
存在主义视阈中的苏珊·桑塔格创作研究(学术专著) |
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|
2018.01 |
范丽娟 |
影响与接受:中英浪漫主义的发生与发展(学术专著) |
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|
2017.2 |
罗媛 |
移情视阈下的伊恩·麦克尤恩小说研究(学术专著) |
南京大学出版社 |
2017.12 |
杨建玫 |
比我们高贵的人们·毛姆经典文库(文学译著) |
群众出版社 |
2016.05 |
杨建玫 |
万事通先生·毛姆经典文库(文学译著) |
群众出版社 |
2016.05 |
范丽娟 |
当代英联邦女性诗歌纵览(编著) |
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|
2013.11 |
杨建玫 |
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藩篱——乔伊斯·卡罗尔·欧茨小说中的生态伦理思想研究(学术专著) |
复旦大学出版社 |
2013.05 |
蔡隽 |
诗与感觉的命运 (学术译著)(1/2合作) |
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|
2013.02 |
范丽娟 |
20世纪英美女性文学概观(编译) |
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|
2012.07 |
杨建玫 |
女性的书写:英美女性主义文学研究(学术专著) |
经济管理出版社 |
2012.12 |
祝平 |
皮尔兰德拉星(文学译著) |
译林出版社 |
2011.01 |
范丽娟 |
穿越时空的对话:中英浪漫主义诗学比较研究(学术专著) |
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|
2010.04 |
范丽娟 |
英国女性文学的传统 (编著) |
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|
2004.09 |
(三)学术论文(CSSCI、A&HCI、SSCI,按时间先后顺序)
姓名 |
论文题目 |
期刊名称及类别 |
年第x期 |
綦亮 |
“种族正统政治”批判与“中间通道”范式超越 |
《外国文学》 (CSSCI) |
2021(1) |
郭雯 |
《流吧!我的眼泪》中的空间、物与人:一个关于伦理的思想实验 |
《文学跨学科研究》 (A&HCI) |
2020(4) |
郭雯 |
一场身份诉求之旅:《神经漫游者》的赛博空间叙事与记忆建构 |
《外国文学研究》(CSSCI) |
2020(1) |
綦亮 |
劳伦斯·希尔《血缘》中的边界穿越 |
《当代外国文学》(CSSCI) |
2020(1) |
范丽娟 |
盖斯凯尔夫人小说《露丝》疫病书写与社区共同体建构 |
《国外文学》 |
2020(4) |
郭雯 |
有待解决的方案:《三号解决方案》中的科学与伦理双重选择 |
《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》(CSSCI扩) |
2019(1) |
綦亮 |
非洲文学和非裔文学的加拿大之维 |
《上海师范大学学报》(CSSCI) |
2019(5) |
郭雯 |
非自然叙事的人文主义思考:《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?》中的伦理诉求与主体救赎 |
《文学跨学科研究》 (A&HCI) |
2018(1) |
綦亮 |
乔·埃·克拉克的非裔加拿大文学批评 |
《外国文学》 (CSSCI) |
2018(1) |
綦亮 |
“黑色大西洋”的重访与重构 |
《当代外国文学》(CSSCI) |
2018(3) |
綦亮 |
国外加拿大黑人文学研究述略 |
《外语教学》 (CSSCI) |
2018(2) |
綦亮 |
加拿大黑人文学的谱系建构 |
《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》(CSSCI) |
2018(2) |
慈丽妍 |
诗画互文:拉斐尔前派插图与题画诗中的创新策略 |
《国外文学》 (CSSCI) |
2017(3) |
郭雯 |
伦理悲剧中的预言与犯罪:重读《麦克白》 |
《外国文学研究》 (CSSCI) |
2017(2) |
赵诚 |
《兔子归来》中太空登月活动的异质空间研究 |
《外语研究》 (CSSCI扩) |
2016(5) |
柯英 |
死亡与救赎:《卡尔兄弟》中的静默美学 |
当代外国文学 (CSSCI) |
2016(1) |
郭雯 |
《迟暮鸟语》:克隆叙事与科学选择的生态伦理启示 |
《武汉大学学报》(CSSCI) |
2015(6) |
郭雯 |
Human Cloning as the Other in Ishiguro's Never Let Me Go |
CLCWeb: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Culture(A&HCI) |
2015(5) |
柯英 |
身体的言说:苏珊·桑塔格论舞蹈 |
北京舞蹈学院学报(CSSCI) |
2015(2) |
罗媛 |
《黑犬》“移情脆弱”主题论析 |
《外国文学》 (CSSCI) |
2015(6) |
罗媛 |
移情腐蚀与暴力呈现——评伊恩·麦克尤恩的《无辜者》 |
《当代外国文学》 (CSSCI) |
2015(4) |
綦亮 |
伍尔夫小说中乡村空间及其文化内涵 |
《国外文学》 (CSSCI) |
2015(4) |
范丽娟 |
女性哥特小说性别叙事特征及文化意义阐释 |
《外语学刊》 (CSSCI) |
2014(4) |
祝平 |
英美托尔金研究的第一波高潮 |
《英美文学研究论丛》(CSSCI) |
2014(2) |
祝平 |
新中国60年索尔·贝娄小说之考察与分析 |
《当代外国文学》(CSSCI) |
2013(2) |
綦亮 |
后殖民视角下的伍尔夫研究 |
《英美文学研究论丛》(CSSCI) |
2013(1) |
蔡隽 |
《美国野牛》的商业伦理思想 |
《外国文学研究》(CSSCI、A&HCI) |
2012(3) |
郭雯 |
伦理的“暗礁”:《暗礁》的文学伦理学批评 |
《外国文学研究》(CSSCI) |
2012(6) |
柯英 |
生存之痛:《火山恋人》的“他者”群像初探 |
当代外国文学 (CSSCI) |
2012(2) |
綦亮 |
论伍尔夫的文化帝国主义 |
《国外文学》 (CSSCI) |
2012(2) |
柯英 |
欧洲怀想与澳洲认同:澳洲双面情节中的归属体验——朱迪斯·赖特论澳大利亚诗歌创作路径 |
《外国文学评论》(CSSCI) |
2011(1) |
柯英 |
编码与解码游戏:《恩主》的隐含作者问题 |
国外文学 (CSSCI) |
2011(3) |
綦亮 |
文化诗学视阈下的经典重构 |
《当代外国文学》(CSSCI) |
2011(4) |
杨建玫 |
从《红王妃》看德拉布尔对历史的重写 |
当代外国文学 (CSSCI) |
2011(2) |
范丽娟 |
英国浪漫主义时期女性作品文学性和主体性探讨 |
《外语学刊》 (CSSCI) |
2011(5) |
蔡隽 |
“失落”的背后——对基兰·德赛《失落的传承》的症候性解读 |
《当代外国文学》 (CSSCI) |
2010(3) |
罗媛 |
历史反思与身份追寻——解读《英格兰,英格兰》的主题意蕴 |
《当代外国文学》 (CSSCI) |
2010.(1) |
杨建玫 |
激情与暴力——评欧茨2009年新作《天堂的小鸟》 |
外国文学动态 (CSSCI扩) |
2010 (1) |
杨建玫 |
芭芭拉·金索夫:一位政治性作家兼社会活动家 |
外国文学动态 (CSSCI扩) |
2010 (6) |
祝平 |
索尔·贝娄《晃来晃去的人》的“亲社会”伦理观照,) |
《外国语文》 (CSSCI扩) |
2009(3) |
祝平 |
“最好莫如作一个士兵”:索尔·贝娄《只争朝夕》的伦理指向 |
《国外文学》 (CSSCI) |
2009(2) |
祝平 |
生存还是毁灭?——从《洪堡的礼物》看物质主义社会中艺术家的选择 |
《外语教学》 (CSSCI) |
2009(1) |
祝平 |
后殖民理论终结了吗? |
《国外理论动态》(CSSCI) |
2008(7) |
祝平 |
从“我要!我要!我要!”到“她要,他要,他们要”―― 丰裕社会中的“雨王汉德森”的精神指归 |
《外语研究》 (CSSCI) |
2008(4) |
祝平 |
T.S.艾略特早期作品的反犹指涉及其文化根源 |
《社会科学论坛》 (CSSCI扩) |
2008(1) |
杨建玫 |
论安妮·泰勒与池莉的女性自审与母亲批判 |
《小说评论》 (CSSCI) |
2008(5) |
祝平 |
索尔·贝娄的肯定伦理观 |
《外国文学评论》(CSSCI) |
2007(2) |
祝平 |
国外索尔·贝娄研究述评 |
《外语教学》 (CSSCI) |
2007(2) |
范丽娟 |
人的生活世界与文本世界:语言哲学的文本维度 |
《外语学刊》 (CSSCI) |
2007(3) |
祝平 |
悖论的迷宫―评索尔·贝娄的《拉维尔斯坦》 |
《当代外国文学》(CSSCI) |
2006(1) |
罗媛 |
追寻真实——解读《福楼拜的鹦鹉》 |
《当代外国文学》 (CSSCI) |
2006(3) |
赵诚 |
通天塔里的镣铐舞者——也谈译者的主体性 |
《安徽大学学报》(CSSCI) |
2004(1) |
祝平 |
边缘审视 ——奈保尔创作述评 |
《当代外国文学》(CSSCI) |
2003(2) |
祝平 |
2002年曼布克奖得主严·马特尔其人其作 |
《国外文学》 (CSSCI) |
2003(2) |
杨建玫 |
爱尔兰语诗人奴拉·尼·古诺的独特魅力 |
《当代外国文学》(CSSCI) |
2003 (2) |
四、联系方式
江苏省苏州市学府路99号苏州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C2-507、509
办公室电话:0512-68418411;
所长:18962186599(祝平);
副所长:13862559511(柯英);13771762589(罗媛);18662888128(赵诚)